為什么會中暑?
通常,容易發生中暑的原因有這四種:①環境溫度過高:人體從外界環境獲取了過多的熱量;
②產熱增加:重體力勞動、發熱疾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或應用某些藥物(如苯丙膠)使產熱增加;
③散熱障礙:如濕度大、肥胖、穿透氣不良衣服或無風天氣等;
④汗腺功能障礙:人體主要通過皮膚汗腺散熱,但如果患有系統性硬化病、廣泛皮膚癲痕或先天性無汗癥、或服用抗膽堿能藥、某些成癮性藥物的情況下,患者的散熱功能就會發生障礙,容易導致中暑。
中暑的三種類型
中暑分為熱痙攣、熱衰竭和熱(日)射病。
熱痙攣
在夏季,劇烈活動后會大量出汗,此時身體丟失的不僅僅是水分,還有許多電解質。如果這時候僅僅飲用礦泉水這類低張液體,就容易導致熱痙攣。
患者除了炎熱口渴還會感覺到頭痛、頭暈和腹痛、手腳痙攣等癥狀,數分鐘后緩解。但患者體溫不會明顯升高,還在自身調控的范圍內。
熱痙攣只是一個開始或者說是先兆,提示你應該預防熱射病了。
熱衰竭
多見于老年人、兒童和慢性病病人等體質稍差的病人。體質差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中暑,他們在炎熱環境下,身體里的水分和電解質丟失的更快??赡艹霈F多汗、無力、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心率明顯增快,還容易暈厥。這是血液循環容量不足的表現,換句話說,這可能是休克的早期表現。熱衰竭時患者體溫會升高,但一般不會超過40℃。
熱(日)射病
發展到熱射病就非常的危險了,根據《內科學》第九版的觀點,熱射病病死率為20% ~ 70% ,50 歲以上病人高達80%。
熱射病的特點是高熱伴神志障礙。高熱能引起大腦和脊髓細胞快速死亡,繼發腦局灶性出血、水腫、顱內壓增高和昏迷等嚴重危及生命的癥狀。
如果身邊有人發生熱射病,一定要立即用冷水,冰塊等方式給他物理降溫,并呼叫120來搶救,不然后果不堪設想。
如何預防中暑?
2. 炎熱天氣盡量減少戶外活動,避免在中午暴露于陽光太久。
3. 改善年老體弱、慢性病病人及產褥期婦女的居住環境。
4. 改善高溫環境中的工作條件,多飲用帶電解質的防暑飲料。
5. 中暑病人恢復后,數周內應避免陽光下劇烈活動。